董鄂·何和礼:清朝(后金)开国名将五大臣之一
2025-11-20 16:01:30

董鄂·何和礼(1561年—1624年),亦作何和里、何和哩,明朝文献记载为好好里,是明末辽东栋鄂(今属辽宁本溪桓仁)人,满洲正红旗,清朝(后金)开国名将,位列清初开国五大臣之一,在清朝的建立与发展进程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归附太祖,开传奇

何和礼的家族世代居住于栋鄂地区,其祖先原姓觉罗氏,从东海瓦尔喀(今吉林珲春)迁居栋鄂后,便以栋鄂(董鄂)为姓。他的祖父克彻巴颜、父亲额勒吉和兄长屯珠鲁巴颜都曾担任部落首领。何和礼自幼便展现出卓越的才能与领导风范,1586年,年仅26岁的他接替兄长成为栋鄂部首领。此时的栋鄂部兵强马壮,在女真各部中实力强劲,成为努尔哈赤统一女真道路上的重要障碍。

努尔哈赤深知栋鄂部的重要性,一心想要招揽何和礼。1588年,努尔哈赤迎娶哈达贝勒扈尔干之女纳喇氏为妃,邀请何和礼率兵扈从。何和礼欣然率领三十人随行,在与努尔哈赤的接触中,他被努尔哈赤的雄才大略和礼贤下士所折服,而努尔哈赤也对何和礼的宽和性格与宏远识量极为赞赏,两人相见恨晚。努尔哈赤趁机表达了招纳之意,何和礼慨然应允。返回后,何和礼毅然率部归附努尔哈赤。尽管他已有妻子,但努尔哈赤仍将自己的长女东果格格嫁给了他,并为他举行了隆重的婚礼,还授予他一等大臣之职,何和礼也因此被尊称为“栋鄂额驸”。

征战四方,屡立战功

归附努尔哈赤后,何和礼便全身心地投入到统一女真各部、征伐朝鲜、蒙古以及攻取明朝关外诸城的战斗中,凭借卓越的军事才能和英勇无畏的精神,屡立战功。

1608年,努尔哈赤征讨乌拉部,何和礼率所部旗兵破敌有功。在宜罕阿麟之战中,建州兵马大败乌拉兵,斩杀千人,获甲300副,并攻克了宜罕阿麟城。1611年,他与额亦都扈尔汉等合力征讨渥集部虎儿哈路,成功攻克扎库塔城,使得建州女真的势力范围延伸至黑龙江、乌苏里江一带。1613年,努尔哈赤再次征讨乌拉部,尽管乌拉部与建州女真通过多次联姻加强了联系,但何和礼并不信任乌拉部贝勒布占泰,他极力劝谏努尔哈赤出兵。最终,乌拉部被迅速击败,布占泰逃亡叶赫部。

1616年,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建立后金政权,任命何和礼为五大臣之一,与额亦都、费英东、扈尔汉、安费扬古共同听国政。1619年,著名的萨尔浒之战爆发,明廷调集10万兵马,号称47万,分四路进攻后金都城赫图阿拉。努尔哈赤采取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的策略,何和礼在此次战役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协助努尔哈赤运筹帷幄,所部兵马在东线战场上奋勇杀敌,为后金全歼明朝三路兵马立下赫赫战功。1621年,何和礼又随军攻克沈阳、辽阳,因战功被授予三等总兵官。

内部斡旋,稳定局势

何和礼不仅在军事上有着卓越的贡献,在后金内部的权力斗争中也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努尔哈赤长子褚英心胸狭窄,特别忌恨几位弟弟和五大臣,甚至放言若不听从他的话,将来就要将他们杀掉。何和礼与各位大臣深感忧虑,他们联名写了一份受苦情况的奏疏,呈送给努尔哈赤。努尔哈赤得知后,斥责并疏远了褚英,最终将其处死,从而稳定了后金内部的局势,为后金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病逝追封,荣耀永存

天命九年(1624年)八月,何和礼因积劳成疾,病逝于官署之中,享年64岁。他是五大臣中最后一位去世者,努尔哈赤闻讯悲痛万分,感叹道:“与朕并肩作战的几位大臣,为何无人陪我走到终点?”皇太极继位后,追封何和礼为三等公。顺治十二年,世祖追谥何和礼为“温顺”,又为他勒石记功。雍正九年,何和礼再被追封为三等勇勤公。

何和礼的一生,是为清朝(后金)的建立和发展鞠躬尽瘁的一生。他以卓越的军事才能、忠诚的品质和出色的政治智慧,赢得了努尔哈赤的信任和重用,成为后金政权的中流砥柱。他的事迹和精神,不仅为后世所敬仰,也为清朝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中…

24小时热文

换一换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黄袍加身双璧:郭威首创与赵匡胤的经典复刻

  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黄袍加身这一典故广为人知,但多数人只知赵匡胤在陈桥驿的惊天兵变,却鲜有人知后周太祖郭威才是这一历史剧目的首演者。郭威的黄袍加身不仅为赵匡胤提供了可借鉴的剧本,更深刻影响了五代十国至北宋初期的政治格局。  乱世枭雄:郭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