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明朝打日军的时候还占有优势,可是完全打不过满清?
2018-05-12 10:56:20

  明朝后期,军队先后在朝鲜和辽东迎战了日本战国联军与崛起的满洲八旗力量,当中相差不到半个世纪。但为何明军在遇到日军的时候尚可一战,甚至给人感觉还占据优势。等遇到了满洲的八旗军,就显得非常低效,一败涂地?

  明朝中后期的万历朝鲜战争与明清战争,本质上是两场不同性质的战争。正因为性质的巨大不同,造成了明朝需要在战争中的投入也大不相同。这也是为什么明军在两场战争中的表现似乎有截然不同的地方。但这些不同,本质上反映的却是同一个问题。

image.png

  明朝与日本在朝鲜的战争是典型的争霸战

  先说万历朝鲜战争。这场战争被很多人当做了对日情绪宣泄的一个历史依据,但抛开精神层面的内容不谈,这场战争实质上是一场规模有限的地区争霸战争。明朝在有部分朝鲜军队的支持下,出动了部分辽东、西北的边军与南方的浙江部队参战。日本一边则主要以关西地区的一群军阀为主力,参与战争。

  也就是说,这场战争在实际上是不可能直接触及双方的核心利益。战场本身就在 两个参战国的境外,并不影响双方各自本土的资源生产能力。战争主要是考验双方军队的战斗素质与向周边地区的力量投射和补给调配能力。明朝需要跨过一个辽东边区,日本也需要渡海而来。

image.png

  万历朝鲜战争的胜负本身 并不影响中日双方的核心利益

  战争中,明军基本上在野战中不怕日军,日军则在补给不被切断的要塞工事内比较安全。这反应了当时双方各自所处的军事水平对比。明军一边从北方边境抽调来的部队,长期同蒙古或女真部落作战,有着比较丰富的骑兵作战经验。南方来的浙江部队,比较擅长使用火器和小规模步兵近战。日军则因为长期处于封闭的战场环境,缺乏成规模的骑兵战经验,步兵对于应付骑兵也毫无章法。

  但由于西方武器技术在这个世纪就已经传入了日本,使得日军在掌握某项的新武器方面,来的更为迅速和彻底。明军忌惮的火绳枪就一个例子。日本人逐步强化起来的工事建设,也在朝鲜的战地环境下,发挥了应有的效果。

image.png

  所以,战争到后期其实已经成为双方在半岛上的拉锯和消耗。哪一边先选择撤退,都不会危及本土安全。于是,日本在执意长期作战的丰臣秀吉死后,迅速撤离。明朝自然也没有力量进行更远距离的追击。反过来,如果明军撤兵,日军也没有能力再进入辽东了。

image.png

  明清战争的情况就大不一样了。清朝本身就位于明朝原本的朝贡体系内,距离辽东边区不远。在朝廷看来,满洲的威胁远远大于汉江以南的日军。所以明军不像当初对日本那样,早期漫不经心,之后再慢慢增兵。明朝第一次进行围剿的军事力量,就几乎与在朝鲜作战的总兵力相当。但萨尔浒的战败也说明,满洲军事力量的水平不是海岛上来的日本人可比的。

image.png

  鉴于这个因素,明朝就必须不断使用大规模部队进行攻防。既要有优势兵力进行决战,又要有足够的兵力来把守辽东边境各地的城关。靠抽调几个地方精锐部队来临时客串救火队员的做法,在面对满洲时是行不通的。但明朝本身维系武力传统的卫所军户制度,基本上已经没有任何用处。有限的资金和抽调来的土司部队,只能在南方各地产出一些规模有限的精锐力量。这些力量在浑河之战的惨败后,也宣告了明朝中后期军事改良行动的破产。

image.png

  仅仅一个长城防线 每年就要用掉明朝不少钱

  于是,明朝必须依仗军事系统内一个最尾大不掉的部队--边军。这些平日里需要经常被用于作战的部队,同时兼具了南方精锐的费钱属性与北方军户的废柴特质。因为不能打,就需要更多兵,也就要花更多钱。但更多的钱不但不能提升战斗力,反而助涨了基层腐败,反过来又要朝廷花更多钱去招募更多人来填坑。

  随着从内地调来的精锐被歼灭 明朝实际上已经没有胜算

  这种可怕的恶心循环,不仅没有解决满洲问题,反而阻碍了问题的解决途径。羸弱的辽东部队一方面不愿意失去财源,继续支持战争。另一方面又给满洲人以必须继续打下去的判断。基本上,和平解决的方案,也在刚愎自用的崇祯继位后,无法继续探讨下去。恶化的形式,反过来逼的很多人选择出关投靠满洲,获得更好的地位与待遇。

  这也就是为何明军在朝鲜还能占据一定主动,到了面对满洲时,只能不停被放血的原因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中…

24小时热文

换一换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