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册封的三十七位异姓王分别是谁?到底是如何得以封王的

  很多人都不了解唐朝册封异姓王的事情,接下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欣赏。

  王爵作为皇权社会中,地位仅次于皇帝(君王)的爵位,非皇族想要获封难度堪比登天。在古代的数百位异姓王中,去除掉多达一半以上的追封者,其余异姓王大多诞生于王朝初期和末期,初期主要以开国元勋为主,末期则更多是朝廷病急乱投医

  然而,开国功臣风险太大,权臣能力要求较高,并非一般人所能达到。而唐朝略有不同,唐朝前期异姓王其实并不多,仅有两位。反倒是中期因动乱频发,封王者多达十八位。而中后期封王者同样达到了十七位之多,原因在于随着中央朝廷的持续衰弱,以及藩镇割据现象的持续恶化,一些奉朝廷诏令的节度使及容易获封王爵,另有一些实力强大的节度使,朝廷为了拉拢也往往封其为王爵。

  接下来,我们便来回顾一下唐朝的那些异姓王,到底是如何得以封王的:

  唐朝初期归降者:两位

  隋末天下群雄并起,相互征伐之下李渊建立的大唐成为了最后的胜利者,而在夺取天下的过程中,起义领袖杜伏威和罗艺先后归降,因而得以封王。

  1、吴王杜伏威:杜伏威年轻时因盗窃而被迫加入强盗集团,隋末天下大乱后于辅公祏组织山贼起义,后不断壮大实力,连败隋将宋颢、公孙上哲、陈棱等,占领江淮广大地区。大业十四年(618年),宇文化及隋炀帝杨广,后招揽杜伏威,但却被其所拒。同年,杜伏威向越王杨侗称臣,获封楚王。到了武德二年(619年),已经消灭薛举、李轨的李渊谋求东进,于是派人招降杜伏威,杜伏威遂于同年九月十二日投降唐朝,被封为受封为淮南安抚大使,后来又逐步升官到东南道行台、尚书令、楚王,最后在武德三年升级为总管江淮以南诸军事、吴王,赐姓李

  2、燕王罗艺:罗艺本为隋朝将领,官至虎贲郎将,隋末天下大乱之际,罗艺趁机自立,自称幽州总管,统辖幽、营二州,遂成为东北地区一大割据势力。此后,各方势力争相拉拢罗艺,分析过形势之后,罗艺最终于武德三年(620年)归降唐朝,李渊则下诏封其为燕王,赐姓李氏

image.png

  唐朝中期立下大功者:十八位(其中安禄山、哥舒翰较特殊)

  从历朝历代封王者来看,王朝中期想要封王难度最大,能够封王者无非两种情况,其一为力挽狂澜于既倒的功臣,其二为深受皇帝宠信的权臣。

  张柬之因“神龙政变”得以封王

  1、“神龙政变”恢复李唐江山者:五位。自武则天篡唐建周之日起,继承人问题便成了重中之重,而随着武则天的衰老,这个问题开始日益突出。虽然武则天最终将庐陵王李显迎回,并重新立为太子,但由于其晚年宠信张易之张昌宗兄弟,导致两人不仅直接插手朝政,甚至一度阻绝了大臣与武则天之间的联系,这直接加剧了朝臣们的不满,而“二张”更是在“李重润事件”中得罪了李家宗室和武氏宗室,引起了两大集团的同仇敌忾。神龙元年正月二十二日癸卯(705年2月20日),张柬之、桓彦范、崔玄暐、袁恕己、敬晖等人发动神龙政变,将“二张”及其党羽诛杀,同时迫使武则天退位,禅位于太子李显。政变后,张柬之被封为汉阳郡王、敬晖被封为平阳郡王、桓彦范被封为扶阳郡王、袁恕己被封为南阳郡王、崔玄暐被封为博陵郡王,时称“五王”,因此神龙政变又被称为“五王政变”。

  2、“安史之乱”挽救大唐江山者:九位(一人为追封)。唐朝天宝十四载十一月初九(公元755年12月16日),身兼范阳、平卢、河东三节度使的安禄山发动叛乱,一度攻破长安,大唐江山危在旦夕。唐玄宗出逃蜀地途中于马嵬驿发生兵变,太子李亨北上灵武称帝,是为唐肃宗,遥奉唐玄宗李隆基为太上皇的同时,开始调集各路兵马展开反攻,但直到唐代宗初年叛乱才被彻底平定。在这场历时长达八年的叛乱中,不少将领因屡立战功而被封王,其中郭子仪因功被封汾阳郡王,李光弼获封临淮郡王、郭锐获封雁门郡王、郭英乂获封定襄郡王、仆固怀恩获封大宁郡王,叛军将领李怀仙投降朝廷后因斩杀史朝义有功被封武威郡王,参与叛乱的薛嵩后来也因率相、卫、洺、邢四州军民归顺而被封平阳郡王,参与平叛有功的辛京杲后来也被进封晋昌郡王,李嗣业则因在相州之战中牺牲而被追封为武威郡王。

image.png

  3、抵抗外族守护边疆有功者:两位。“安史之乱”爆发之后,由于朝廷抽调大量边军平定叛乱,导致边疆战事频起,尤其是大唐西部的吐蕃,趁机侵占西域地区。“安史之乱”平定之后,郭昕奉命巡抚河西、安西等地,因抵御吐蕃有功,郭昕在唐德宗建中二年(781年)派使者返回朝廷奏事时,唐德宗对其予以嘉奖,被授予检校右散骑常侍、御史大夫、安西大都护、四镇节度观察使,同时晋封为武威郡王。李晟同样长期镇守西陲,因屡立战功而被升任右金吾卫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泾原四镇北庭都知兵马使 ,并册封合川郡王。建中四年(783年),“泾原兵变”爆发,李晟亲自前往勤王,次年收复长安,平定朱泚之乱,又被册封为西平郡王。

  安禄山因唐玄宗宠信得以封王

  这段时期,有两个异姓王比较特殊,一是安禄山,其因讨得唐玄宗和杨贵妃的欢心,天宝年间得以平步青云,不仅兼任平卢、范阳和河东三镇节度使,而且被封为东平郡王。二是哥舒翰,他屡立战功不假,但除此之外还有杨国忠拉拢其对付安禄山的关系,这使得哥舒翰得以官运亨通,而且被封为西平郡王。

  唐朝中后期地方实权派:十七位

  唐朝中后期,由于中央朝廷的持续衰弱,地方藩镇权势滔天,尤其是黄巢起义爆发之后,皇帝再也无力控制地方,因而这一时期地方实权节度使,不少都得以封王。而这些节度使又可以分为两类,一种是奉朝廷指令而被嘉奖,另一种则是不服诏令朝廷为拉拢而封王。

  1、奉朝廷指令被封王者: 十位

  昌化郡王白孝德。安史之乱后,白孝德跟随仆固怀恩入关勤王,屡立战功,后又参与河阳之战斩杀叛军骁将刘龙仙,并奉命抗击吐蕃,先后被任命为镇西北庭行营节度使、邠宁节度使,后获封昌化郡王。

  通义郡王朱滔。大历十年(775年),魏博田承嗣、成德李惟岳叛乱,幽州节度留后朱滔奉命讨伐,被加授检校司徒、卢龙军节度使,后受封通义郡王。

  张掖郡王段秀实。大历十四年(779年),四镇北庭行军及泾原郑颍节度使,总揽西北军政的段秀实因治理地方有功,被刚刚继位的唐德宗李适加封为张掖郡王。

  南平郡王李希烈。建中二年(781年),山南西道节度使梁崇义勾结河北三镇起兵反叛,淮宁军节度使李希烈奉诏讨伐,歼灭梁崇义部众,获封南平郡王。

  常山王王景崇。王景崇是成德节度使王绍鼎之死,继任成德军节度使后,先因平定庞勋叛乱,进爵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检校太尉,兼中书令,封赵国公。后于乾符五年(878年)进封常山王、检校太傅。

  颍川郡王陈敬瑄。中和三年(883年),剑南西川节度使陈敬瑄因平定西川叛乱有功,得以被晋封为颍川郡王。

image.png

  琅邪郡王王重荣。黄巢起义后,河中节度使王重荣参与平叛,虽然多次被黄巢击败,但最终还是在李克用的帮助下平定了黄巢叛军,京师长安被收复以后,王重荣因功被封为琅邪郡王。

  钜鹿郡王时溥。唐僖宗中和元年(881年),徐州藩帅时溥率兵入关镇压黄巢起义军,行至河阴,军士哗变返回徐州,推为节度留后,后授武宁军(感化军)节度使。中和四年,黄巢之败,时溥功居第一,诏授检校太尉、中书令、钜鹿郡王。

  岐王李茂贞。李茂贞初入镇州博野军,后因击败黄巢部将尚让,升任神策军指挥使。光二年(886年),李茂贞以护唐僖宗之功拜武定节度使,并改名李茂贞。光启三年(887年),唐僖宗由凤翔返回长安,遭遇藩镇李昌符拦截,僖宗命李茂贞追击,李茂贞不负僖宗所托将李昌符击败斩杀,李茂贞晋升为凤翔、陇右节度使,大顺元年(890年)封陇西郡王。

  晋王李克用。黄巢起义时,李克用曾率沙陀军南下镇压黄巢,因在收复长安之战中功劳最大,遂被任命为河东节度使。光启元年(885年),朝廷讨伐河中节度使王重荣。李克用指责盘踞关中的静难节度使朱玫、凤翔节度使李昌符结交朱温欲灭己,因此进军关中击败二人,僖宗逃往凤翔。乾宁二年(895年),李茂贞、王行瑜及韩建三帅进京挟持唐昭宗,李克用再度率军勤王,败三帅,救出昭宗,因功被封为晋王。

  2、朝廷为拉拢而被封王者:七位

  雁门郡王田承嗣。本为“安史之乱”判将的田承嗣,叛乱平定后归降朝廷,被拜为魏博节度使,但却割据一方、不服诏令,唐代宗为了笼络田承嗣,不仅下嫁永乐公主,而且封其为雁门郡王。

image.png

  蜀王王建。王建本为忠武军八都将之一,后因救护唐僖宗有功,被提拔为神策军将领。文德元年(888年),王建攻打西川,历经三年夺取西川,被封为西川节度使,后接连降伏或击败武泰节度使王建肇、东川节度使顾彦晖、武定节度使拓跋思敬等,并于天复三年(903年)被唐昭宗封为蜀王。

  越王钱镠。钱穆因在唐末抵御乱军有功,累迁至镇海军节度使,后因董昌叛唐称帝,受诏讨平董昌,再加镇东军节度使、封彭城郡王,此后逐步占据两浙十三州。天复二年(902年),钱镠进封越王。

  临清王罗弘信。罗弘信出身武将世家,先为魏博节度使韩简、乐彦祯部麾下裨将。光启四年(888年),魏博军动乱,乐彦祯被杀,众将士推罗弘信为帅,击败乐彦祯之子乐从训,拜魏博节度使。光化元年(898年),罗弘信帮助朱全忠消除李克用余部在太行山以东的势力,被封为临清郡王,死后被追封为北平王。

  太原王王处直。王处直是义武军节度使王处存之从弟,光化三年(900年)继任义武军节度使,遂成为唐朝末期北方的一个割据者,后经朱温上表,被封为太原郡王。朱温称帝之后,王处直被封为北平王。

  上谷郡王成汭。成汭先效力于秦宗权,后因开小差而落草为寇,遂又投奔荆南节度使陈儒,但旋即又驱逐陈儒自立为荆南节度使,后不断扩充势力。因治理地方卓有成效,唐昭宗不断给他加官进爵,到光化三年(900年)时已身兼荆南节度、忠万归夔涪峡等州观察处置水陆催运等使、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太尉、兼中书令、江陵尹、上柱国、上谷郡王、食邑三千户,同年八月加授检校太师、中书令。

  梁王朱温。朱温先是参加黄巢起义叛军,后于中和二年(882年)归附唐军王重荣、杨复光部,因镇压黄巢有功而被赐名“全忠”,先后被任命为河南中行营招讨副使、汴州刺史出宣武军节度使,继而又进封梁王。

  注:以上藩镇被封王者,虽然有的是因奉朝廷诏令而被封王,但其中不乏有人后来因利益而背叛朝廷,以上分类仅为朝廷封其为王立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中…

24小时热文

换一换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