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学文化
宋史专家虞云国论水浒:宋朝男子为何爱戴簪花?
宋史专家虞云国论水浒:宋朝男子为何爱戴簪花?

十多年前,宋史专家虞云国教授在某杂志上开张写关于《水浒传》的文章,总名曰“浒边谈屑”。题目多为《水浒传》中的风俗名物,虽常常只是小东西,如“炊饼”、“酒望子”、“度牒”等,文章则俨然大家,颇得读者... [详细]

01月19日 13:27
风筝竟然是用在军事上的!揭秘历史上风筝的来历
风筝竟然是用在军事上的!揭秘历史上风筝的来历

世界各国都有春夏之际放风筝的习俗,但是你知道吗,放风筝这一习俗最早起源于我国,而且是用在军事用途上的哦。风筝,古称纸鸢、纸鹞、鹞子。据古书记载,风筝的出现,最初是由于生产和军事的需要,相传... [详细]

01月16日 17:51
腊八粥因“腊月初八”得名 其实不止8种原料
腊八粥因“腊月初八”得名 其实不止8种原料

很多小伙伴以为,腊八粥就像八宝饭一样,里面配有8种原料。其实不是这样的,腊八粥得名,是因为喝粥的时间正好是十二月初八,古称“腊日”,俗称“腊八节”。人们为什么要在这一天,煮上一碗香气十足的营养... [详细]

01月16日 17:45
《明朝那些事儿》24句至理名言 精辟到无可辩驳!
《明朝那些事儿》24句至理名言 精辟到无可辩驳!

1.必须亮出自己的獠牙,才能有效地控制住所有的人,即使是皇帝也不例外。2.观点斗争是假的、方向斗争也是假的,只有权力斗争才是真的。3.没有竞争的完全市场只存在于理论想象之中——引自微观经济... [详细]

01月16日 15:54
利令智昏是什么意思?利令智昏的主人公是谁
利令智昏是什么意思?利令智昏的主人公是谁

[释义]利:利益、私利;令:使;智:理智;昏:昏乱;神志不清楚。形容因贪图私利;使人头脑发昏;甚至失去理智。[语出]《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赞》:“鄙语曰:‘利令智昏’。平原君贪冯亭邪说;使... [详细]

01月15日 18:05
老牛舐犊是什么意思?老牛舐犊的主人公是谁
老牛舐犊是什么意思?老牛舐犊的主人公是谁

老牛舐犊是什么意思?老牛舐犊的主人公是谁[释义]舐:舔;犊:小牛。老牛舔着小牛。比喻做父母的怜爱儿女。[语出]《后汉书·杨彪传》:“子(杨)修为曹操所杀;后操见彪问曰;‘公何瘦之甚?’... [详细]

01月15日 18:02
卷土重来是什么意思?卷土重来主人公是谁
卷土重来是什么意思?卷土重来主人公是谁

[释义]卷土:卷起尘土;形容人马奔跑。比喻失败之后重新集结力量反扑过来;或重新恢复势力。[语出]唐·杜牧《题乌江亭》:“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详细]

01月15日 17:59
开门揖盗是什么意思?成语开门揖盗主人公是谁
开门揖盗是什么意思?成语开门揖盗主人公是谁

[释义]揖:打拱;表示欢迎。开门请强盗进来。比喻引进坏人;招来祸患。[语出]《三国志·吴志·孙权传》:“况今奸宄竞逐;豺狼满道;乃欲哀亲戚;顾礼制;是犹开门而揖盗;未可以为仁也。”[正... [详细]

01月15日 17:54
怙恶不悛是什么意思?成语怙恶不悛主人公是谁
怙恶不悛是什么意思?成语怙恶不悛主人公是谁

怙恶不悛是什么意思?成语怙恶不悛主人公是谁[释义]一贯作恶;屡教不改。怙:坚持;悛:悔改。[语出]先秦《左传·隐公六年》:“长恶不悛;从自及也虽欲救之;其将能乎?”[正音]怙;不... [详细]

01月15日 17:29
伍子胥被民间称为“潮神”:缘于老百姓鸣不平
伍子胥被民间称为“潮神”:缘于老百姓鸣不平

“盐官海神庙金碧辉煌,潮神伍子胥端坐上方,俚人众男女虔诚朝拜,祈求伍王爷保邑安疆。”历代海宁潮传说纷纭,对潮神伍子胥的说法,海宁是无人不晓,广为流传。传说春秋战国时候,越王勾践被吴王夫差战... [详细]

01月15日 14:56
红楼梦里的成语故事:多评价女人间勾心斗角
红楼梦里的成语故事:多评价女人间勾心斗角

郑重其事郑重:审慎,严肃认真。形容说话做事时态度非常严肃认真。赞不绝口不住口地称赞。自出心裁心裁:心中的设计、筹划。出于自己的创造。指不抄袭、模仿别人。做神做鬼指鬼鬼祟... [详细]

01月14日 18:24
红楼梦歇后语:多是用来评点王熙凤
红楼梦歇后语:多是用来评点王熙凤

《红楼梦》,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首,清代作家曹雪芹创作的章回体长篇小说。早期仅有前八十回抄本流传,原名《石头记》。程伟元搜集到后四十回残稿,邀请高鹗协同整理出版百二十回全本,定名《红楼梦》... [详细]

01月14日 18:19
西游记里的歇后语:孙悟空七十二变多次上镜
西游记里的歇后语:孙悟空七十二变多次上镜

歇后语是中国人民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它一般由两个部分构成,前半截是形象的比喻,象谜面,后半截是解释、说明,象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 [详细]

01月14日 18:15
西游记里的成语故事:多用来形容孙悟空
西游记里的成语故事:多用来形容孙悟空

《西游记》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由明代小说家吴承恩所创作的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的长篇神魔小说。主要描写了孙悟空、猪八戒、沙僧三人保护唐僧西行取经,沿途遇到八十一难,一路降妖伏魔,化险为夷,... [详细]

01月14日 18:05
水浒歇后语大全:谁是水浒被调侃最多的人?
水浒歇后语大全:谁是水浒被调侃最多的人?

歇后语作为民间语言的精华,是由民众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吸纳多方成果集体创作并在民间广泛流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它一般由两个部分构成,前半截是形象的比喻,后半截是解释、说明,十分自然贴切。在一定的语... [详细]

01月14日 18:01
三国里的歇后语:张飞粗中有细就是从这来的
三国里的歇后语:张飞粗中有细就是从这来的

歇后语是中国人民在生活实践中创造语言财富,它短小、形象,幽默风趣,耐人寻味,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因为通常只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所以就称为歇后语。歇后语主要分为四类,有谐音类,如:空... [详细]

01月14日 17:57
水浒里的成语故事:将遇良才出自小李广花荣
水浒里的成语故事:将遇良才出自小李广花荣

《水浒传》是宋代施耐庵的作品,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用白话文写成的长篇小说,开创了白话章回小说的先河,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也是汉语文学中最具备史诗特征的作品之一。以宋江领导的农民起义为主要题材,通过... [详细]

01月14日 17:52
三国里的成语:多半是用来形容诸葛孔明的
三国里的成语:多半是用来形容诸葛孔明的

《三国演义》中的相关成语:1、如饮醇醪(周瑜):形容一个人气量广阔,起源于正史上周瑜对程普的谅解,形容周瑜心胸宽广。2、髀肉复生(刘备):形容长期清闲,事业毫无成就。3、后患无穷(刘备... [详细]

01月14日 17:46
鹤立鸡群的故事简介 成语鹤立鸡群的主人公是谁?
鹤立鸡群的故事简介 成语鹤立鸡群的主人公是谁?

鹤立鸡群的故事简介成语鹤立鸡群的主人公是谁?[释义]像仙鹤立在鸡群之中。比喻才能或仪表出众。[语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有人语王戎曰:‘嵇延祖(嵇绍)卓卓如野鹤之在... [详细]

01月14日 17:31
肝脑涂地是什么意思 成语肝脑涂地的主人公是谁
肝脑涂地是什么意思 成语肝脑涂地的主人公是谁

肝脑涂地gānnǎotúdì     [释义]肝胆脑浆溅了一地。形容惨死。也形容竭尽忠诚;任何牺牲都在所不惜。涂:抹。[语出]《史... [详细]

01月14日 17:28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