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的寿命为何这么短?只因为忽必烈犯了一个错误!

  元朝的寿命为何这么短?只因为忽必烈犯了一个错误!

  忽必烈时期攻下宋王朝,建立大元蒙古帝国,在行政体制的临民部分大规模采纳中原汉法,但让人意外的是并没有像北魏时期那样全部汉化。分析其原因,元朝与它们之前的如“五胡十六国”时期的绝大多数非汉族政权相比,有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它们在统治了人口密度远远超过其原居地的汉族社会之后,仍然保留着类似“龙兴之地”作为种族和文化认同的重要文化资源信仰。因此它们的制度体系必然会包含这样一些制度成分,其主要功能是保障该支配种族及其文化认同、维护支配种族的至上地位。

image.png

  在建立汉语国号“大元”以后,元政权并没有放弃它原先的“大蒙古国”的蒙语国号。元代后期的蒙、汉文合璧碑铭中,汉文“大元”国号,蒙语译作“称为大元的大蒙古国”,或者“大元大蒙古国”,或者译作“大蒙古国”。与汉、蒙语国号并行使用一样,元代纪年方式也是汉、蒙两种形式并用。元历代帝的尊号,亦有汉、蒙两种名号。如忽必烈的汉式尊号为“宪天述道仁文义武大光孝皇帝”,蒙语尊号作“薛禅合罕”,意即贤明的大汗;两种名号之间不存在不同语辞之间的对译关系,而是各自出于两个本不相同的符号体系。元帝的即位仪式,也需要依汉法和蒙古法的方式分别履行。可见即使是在元时期,元王朝的皇帝其实同时担当着两种角色:对汉族臣民,他是皇帝;而对蒙古民众,他仍然是一个大汗。

  所以,处在从大蒙古国到元王朝的转型时期,忽必烈为他的后代所奠定的统治体系文化,没有选择全面融入更为先进的中原文化,而是保留自己较为落后的草原蒙古文化体系,在本土蒙古文化和中原汉文化之间搞了一套保持微妙平衡的制度及政策文化体系。如果忽必烈从开始就实行全面汉化政策,融入汉人文化,也许元朝就不是短短的98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中…

24小时热文

换一换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