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学文化
揭秘:明朝与唐朝的科举考试有什么不同?
揭秘:明朝与唐朝的科举考试有什么不同?

⑴主要不同:①具体目的不同:唐朝是为了选才纳贤,而明朝是为了严厉控制士人思想。②考试范围不同:唐朝是经义、时务和读经史,而明朝的出题范围主要是四书、五经,没有时务和历史。③考试文体不同:唐朝主要是... [详细]

09月21日 17:49
电影一词中国古代曾出现:最早指打仗时的旗帜
电影一词中国古代曾出现:最早指打仗时的旗帜

电影被爱迪生发明出来是1889年的事,但是“电影”一词在我国古代就出现过,是指一种打仗时用的旗帜。据《六韬·皮韬·军用》记载:“大黄参连弩大扶胥三十六乘,材士强弩矛戟为翼,飞凫、电影自副;飞凫赤茎... [详细]

09月21日 09:53
木兰诗“唧唧复唧唧”是什么意思?是织布声吗
木兰诗“唧唧复唧唧”是什么意思?是织布声吗

花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为国杀敌的经典形象,被世人千古传颂。不过,在大家熟知的中学语文课本《木兰诗》里,有一处全天下语文教师都教错了的地方,这就是关于“‘唧唧’是什么声音”,所有的教材都声明“唧唧... [详细]

09月19日 15:46
永乐大典的历史意义:自古惊世珍品的旷世磨难
永乐大典的历史意义:自古惊世珍品的旷世磨难

《永乐大典》由于卷帙浩繁,参加纂修人员众多,因此前后体例不一,前后错互舛误之处,亦在所难免,但这并不影响它的巨大价值。《永乐大典》的最大贡献在于保存了我国明初以前各种学科的大量文献资料。在这方面,... [详细]

09月18日 17:50
永乐大典的正本命运:大明王朝旷世名典付之一炬
永乐大典的正本命运:大明王朝旷世名典付之一炬

明朝嘉靖年间重录《永乐大典》后,有关大典的记载就很少见了,特别是永乐正本的下落更是人云亦云、变得扑朔迷离。有人认为大典正本毁于战乱或火灾,早已荡然无存。有人却认定大典应该是被殉葬了,还有重现于世的... [详细]

09月18日 17:46
永乐大典的简介概述:中国古典集大成的旷世大典
永乐大典的简介概述:中国古典集大成的旷世大典

《永乐大典》编纂于永乐年间,由翰林院大学士解缙担任总纂修,历时六年(1403-1408年)编修完成,是中国最著名的一部古代典籍,也是迄今为止世界最大的百科全书。它的规模远远超过了前代编纂的所有类书... [详细]

09月18日 17:43
永乐大典的修书过程:永乐修书保存了失传古籍
永乐大典的修书过程:永乐修书保存了失传古籍

明太祖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即欲修纂类书,商议“编辑经史百家之言为《类要》”,但未修成。明成祖即位后,为整理知识,令解缙等人修书。编撰宗旨:“凡书契以来经史子集百家之书,至于天文、地志、阴阳... [详细]

09月18日 17:18
古代“三尺”曾指代法律?因条文刻在三尺竹简上
古代“三尺”曾指代法律?因条文刻在三尺竹简上

中国传统文化中,常常有“三尺”这个数量词,含义却各不相同。最有名的是“举头三尺有神明”,这个“三尺”好理解,就是指距离。而平民出身的天子刘邦总喜欢吹嘘自己凭“三尺剑”得天下,这个“三尺”有讲究。原... [详细]

09月18日 16:22
古人计时:一夜分五更夜晚时间称“更”或“鼓”
古人计时:一夜分五更夜晚时间称“更”或“鼓”

古人把深夜称为“三更”和“半夜”,还要从古人的计时习惯说起。古人对白天和黑夜的计时和称呼都不相同,白天说成“钟”,黑夜说成“更”或“鼓”,这一点,我们从现在古人留下的钟楼鼓楼上也能看得出来。在古代... [详细]

09月18日 16:18
说文解字:妻妾在古代为何被称为“家累”?
说文解字:妻妾在古代为何被称为“家累”?

“累”的“妻妾”义不是来源于“累赘”“包袱”义,也不是来源于“疲劳”义,而是来源于“累”的“财产”义。在汉语中,用来称呼妻妾的词语很多。“拙荆”“贱内”“内人”皆是,这些词语比较常见,构词理据也比... [详细]

09月18日 16:03
什么是孔子思想?孔子的思想在现代是否有意义
什么是孔子思想?孔子的思想在现代是否有意义

孔子是儒学的创始人,儒学对中国文化影响深远,自然不能不提他,这也是中国历史文化在世界上的骄傲,孔子的部分思想在当今还是有其实际意义的,懂得变通,还是可以拿来用的吗.主要是因为孔子关于精神境界的思想... [详细]

09月18日 15:35
古代左右之分:中国古人尊“右”还是尊“左”?
古代左右之分:中国古人尊“右”还是尊“左”?

“左”与“右”两个字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人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左从(手),从工。多数钟鼎文的“左”字由左手与工组成。古代,工有三个意思:(一)工匠;(二)乐工;(三)官员。许多训诂书作者都认为此处“工... [详细]

09月18日 11:49
揭秘:何时开始物品叫做“东西”而不叫“南北”
揭秘:何时开始物品叫做“东西”而不叫“南北”

说起来,商纣王简直坏得离奇。但是纣王并不是一开始就那么坏。他变坏有个过程。比如,周武王出兵前特意召开动员大会,声讨殷纣王。但在大会上,周武王也没列出什么像样的罪状,重点渲染的是纣王听女人的话、不重... [详细]

09月18日 11:36
古代头发的作用:古时说发型多半是在谈年龄?
古代头发的作用:古时说发型多半是在谈年龄?

小孩子头发下垂的样子,后引申为儿童或者童年的意思。“髫”容易和“髻”弄混。前者专门用于孩童,而且是用来形容头发下垂的样子;而后者主要用于“发髻”,指盘在头顶或脑后的发结。清代袁枚《祭妹文》中“汝梳... [详细]

09月18日 10:59
光棍是什么意思?光棍在古代竟是多指骗子
光棍是什么意思?光棍在古代竟是多指骗子

光棍(guānggùn)一词在现代俗语,多指称没有老婆的男人:然而,在古代则多指骗子,此义之用在当今粤方言中也很常见。《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七:“元来临安的光棍,欺王公远方人。”《儒林外史》第四六... [详细]

09月18日 10:20
与帝王有关的成语:典出帝王的50个成语及典故
与帝王有关的成语:典出帝王的50个成语及典故

与帝王有关的成语:中国历史上的帝王不仅仅是政治史的创造者,同时,他们也是中华文化的创造者。成语是汉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表示一定的意义,在语句中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应用的。成语... [详细]

09月17日 15:52
火把节的时间和来历 火把节是哪个民族的节日?
火把节的时间和来历 火把节是哪个民族的节日?

火把节是我国少数民族彝族的传统节日,在现今的云南、贵州等地十分流行。因为彝族在当地也可以说是大族,所以周边少数民族受到影响,也纷纷将火把节纳入自己民族的节日。每年农历6月24日,北斗星斗柄上指的时... [详细]

09月16日 17:22
什么是四库全书?揭开四库全书编纂时候的荒唐事
什么是四库全书?揭开四库全书编纂时候的荒唐事

乾隆帝在位的时候,曾经下令“征集天下群书”。其实他是感觉“内府藏书不富”,而想满足自己的私心,当时并没有考虑到编纂《四库全书》,也没有在广泛征集图书后,开馆校书的意思。可是安徽学政朱筠的一折奏疏,... [详细]

09月16日 14:46
阴阳眼是什么意思?世界上真的有阴阳眼吗?
阴阳眼是什么意思?世界上真的有阴阳眼吗?

阴阳眼:顾名思义,是即能看见阳间的人,亦能见到阴间的人。一般说来阴阳眼是不具备杀伤力的,仅能看见鬼而已。说道阴阳眼的来历就不得不从宇宙始初说起,当时自然演化之道处于混沌中的太极之中,太极亦称太一,... [详细]

09月15日 16:52
中国神话中有多少个财神爷?中国的财神爷是谁
中国神话中有多少个财神爷?中国的财神爷是谁

财神爷可谓是最受人们欢迎的神仙之一,不仅过年要接财神、迎财神,平时家居、商号、店铺、公司中,也常常请财神,供财神,希望财神爷给带来好财运。常见的财神,有文财神、武财神、五路财神、准财神几种。一... [详细]

09月15日 16:03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