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丕篡汉”和“司马炎篡位”在本质上有何不一样?区别在哪里
2021-06-11 16:02:06 孙休 成济 段煨 孙峻

  今天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曹丕篡汉”和“司马炎篡位”在本质上有何不一样,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

  公元220年12月,东汉权臣曹操去世,曹丕继承了曹操的权柄,当年十月,在曹丕的逼迫下,大汉王朝的最后一位皇帝汉献帝答应禅位,从此,长达46年的曹魏政权拉开帷幕。

image.png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公元265年9月,曹魏权臣司马昭去世,其长子司马炎成为了司马家族的当家人,次年2月,在司马炎的逼迫下,曹魏最后一位皇帝魏元帝曹奂禅让,西晋王朝从此开始。

  46年的时间,曹氏家族从汉朝得来的东西,又原样被另一个家族所窃取,而且,窃取的方式几乎一模一样,正应了“因果循环”之说。实际上,“曹丕篡汉”和“司马炎篡位”还是有区别的,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曹魏的真正奠基者是一代枭雄曹操,汉朝末年,曹操还只是一介地方官 ,借着讨伐董卓的机会,招兵买马,带领一帮人马打出自己的江山。而后,曹操挟天子而令诸侯,开始讨伐各路军阀,袁绍袁术吕布张绣刘表纷纷败于曹操之手。曹操虽然是汉朝臣子,但他的天下的确是自己带兵真刀真枪打出来的,他麾下的将士,大多姓“曹”,并不姓“刘”。

  西晋的奠基者是司马懿,司马懿在曹操时代就已经崭露头角,但在曹芳继位后,被另一位权臣曹爽逼得无路可走,不得不称病多年,在危局之下,司马懿突然冒险发动“高平陵之变”,因此得以把控曹魏政权。

  换句话说,虽然都是谋朝篡位,但曹操的天下,是“打”出来的;而司马懿的天下,是靠冒险“偷袭”来的。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曹操“挟天子而令诸侯”,是一种政治进攻;而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是一种防守,或者说是隐忍多年后的自我保护。

  第二,曹操以“丞相”的身份征战多年,从未想过要称帝,他甚至始终以“汉臣”自居。而作为西晋的另一个奠基人的司马昭,其实早有称帝之心,只可惜未能如愿。所以,论野心,曹操其实更纯粹。

image.png

  第三,汉朝的最后一位皇帝汉献帝并非曹操所立,曹操最多只是废了汉献帝的皇后,安排自己的女儿为后,不管篡位与否,曹操父子一直保证了汉献帝的生命安全。而曹魏最后三位皇帝境遇就完全不同了。曹魏的第三位皇帝曹芳被司马师所废,第四位皇帝曹髦被司马昭的人公然弑杀,而后,在司马昭的同意下,立曹奂为傀儡皇帝。因此,和司马家族相比,曹氏家族对前朝皇帝,还是略微尊重一些的。

  司马炎篡位,从源头上看,还要从他的祖父司马懿说起。司马家族是当世名门,几代人都是汉朝臣子。建安六年,司马懿到朝中任职,察觉到东汉政权被曹操所把控,司马懿因此称病不愿为官。直到曹操自称丞相,听闻司马懿才能卓绝,逼司马懿入朝为官,否则将杀掉司马懿,司马懿才不得已而为曹氏效力。

  这里可以看出,第一,司马懿本是个忠于汉室之臣,不愿与奸臣为伍。第二,司马懿才华卓绝,得到了曹操的重视。第三,论资历,司马懿是曹魏的元老。

  司马懿在曹丕时代,证明了自己是一位优秀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在政治上,为曹丕改革弊政、培养人才方面,做出过卓越贡献。在军事上,司马懿帮曹魏对抗吴、蜀两国,特别是在曹叡时期,诸葛亮接连北伐,司马懿多次率军和诸葛亮周旋,直到诸葛亮病逝于五丈原。

  曹叡去世前,以曹爽、司马懿二人为托孤重臣,辅佐曹芳继位。因曹爽处处相逼,司马懿一退再退,最终不得不称病10年,瞅准时机,突然发动“高平陵之变”。这场政变,是司马懿压抑多年后的政治豪赌。

  其实当时曹爽有天子在手,又有兵马可以指挥,完全可以和司马懿一搏,但因曹爽目光短浅,最终向司马懿低头,司马懿因此得以诛杀曹爽,控制朝堂。

image.png

  司马懿73岁去世,他的长子司马师接替父亲,掌控了曹魏的军政大权,废黜曹芳,立曹髦为帝,广泛培养心腹之臣。两年后,司马师去世,因为司马师无子,其弟弟司马昭继承了曹魏的实权。司马昭是一位大野心家,他当权10年,为了巩固司马家族的长久地位,他做了两件大事。第一,广泛清除异己,对于忠于曹魏的臣子,一律根除,甚至连曹魏第四代帝王曹髦都被公然弑杀。第二,司马昭为了树立威信,在公元263年派兵灭掉了蜀国,俘虏了蜀后主刘禅,开了一统三国的序幕。

  司马昭早有称帝之心,公元264年,司马昭被封为晋王,拜相国,加九锡。只可惜,他没有做成皇帝,因为第二年司马昭病逝。

  司马昭的帝王心愿没有达成,他的儿子司马炎帮父亲完成了心愿。司马炎继承父亲的权力之后,曹魏皇帝已经形同傀儡,于是,曹魏皇帝退场,司马炎登上帝王宝座,同时,东吴被灭,三国归晋。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从东汉末年三足鼎立,到晋朝一统,近百年的乱世达成短暂的统一。司马三代人的努力,给天下究竟带来了什么呢?其实,三国归晋后,有四点重要的历史意义:

  其一,太康之治,百姓终于有了喘息之机。

  从东汉末年黄巾起义开始,天下三分,华夏大地长达近百年战火不断,最终受苦的还是天下百姓。战乱年代,土地荒芜、人口锐减,生产力逐年下降。司马炎篡位之后,天下得到了10年的太平,这10年,终于给了老百姓喘息之机。

  其二,泰始律法,中华第一部儒家法典。

image.png

  为了提高法制,司马炎颁布的《泰始律》,这是中国封建社会第一部儒家法典,在西晋之后,这部法典被后世一直沿用和改编,对乱世百姓来说,终于可以“有法可依”,历史意义重大。

  其三,门阀士族政治,影响800多年。

  为了选拔人才,曹丕当年制定了九品中正制度,这种制度在司马炎的治理下得到了改进和加强,从此门阀士族不仅享有做官的特权,甚至在经济上也享有赋税的豁免权。久而久之,门阀士族成为朝堂上最普遍的政治势力。这种制度被两晋、南北朝所延续,隋唐时期虽然已有科举制度,但门阀士族的影响力仍然不容小觑。虽然这种制度有诸多弊端,但却影响了封建社会800多年。

  其四,促进多民族融合。

  “五胡乱华”已经成为西晋的诸多标签之一,西晋存在大规模的人口迁徙,西北的少数民族内迁,造成了中原大地诸多社会矛盾,甚至引发战争。但不可否认,从历史和民族角度来说,对民族大融合有着积极意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中…

24小时热文

换一换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