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学文化
为虎作伥的故事
为虎作伥的故事

很久以前,有一只非常凶残的老虎,因为林中的动物都被??吃光了,找不到食物,正饿得发慌,这个时候??发现林中一条路常常有人经过,就守候在路边准备吃人。有一天,有个叫伥的人路过这里,老虎迅速的扑上去,... [详细]

04月14日 11:39
险阻艰难的故事
险阻艰难的故事

【出处】险阻艰难备尝之矣。《左传·僖公二十八年》【解释】险阻:危险和障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危险和障碍。【用法】作宾语、定语;指困难、危险和障碍等【相近词】艰难险阻网络配图【成语故... [详细]

04月14日 11:39
人人自危的故事
人人自危的故事

人人自危故事【注音】rénrénzìwēi成语故事【典故】法令诛罚,日益深刻,群臣人人自危,欲畔者众。《史记·李斯列传》【释义】每个人都感到自己不安全,有危险。网络配图【用法】作谓语、宾语、... [详细]

04月14日 11:38
鼠窃狗盗的故事
鼠窃狗盗的故事

【出处】此特群盗鼠窃狗盗耳,何足置之齿牙间。西汉·司马迁《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来自成语大全【释义】象老鼠少量窃取,象狗钻油偷盗。指小偷小摸。【用法】作宾语、定语;指小偷小摸【近义词】... [详细]

04月14日 11:37
不甚了了的故事
不甚了了的故事

东汉末年,河南太守李膺名声很大,轻易不接见客人。有个10岁的孩子,名叫孔融,他偏要去见见李膺。太守府门庭森严,孔融对守门人说:“我是李大人的亲戚。”守门人陪送他去见李膺,可李膺不认识他,问:“你是我的... [详细]

04月14日 11:36
不求甚解的故事
不求甚解的故事

这个成语来源于晋。陶潜《五柳先生传》,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陶渊明又名潜,是我国最早的田园诗人。他所开创的田园诗体,为古典诗歌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网络配图陶渊明的家乡浔阳一带水旱灾... [详细]

04月14日 11:35
噤若寒蝉的故事
噤若寒蝉的故事

这句成语见于《后汉书•杜密传》:“刘胜位为大夫,见礼上宾,而知善不荐,闻恶无言,隐情惜己,自同寒蝉,此罪人也。”东汉时,有一个叫杜密的人,字周甫。他为人稳重质朴,少年时就显示出了特有的才华。后... [详细]

04月14日 11:35
三叠阳关的故事
三叠阳关的故事

【出处】《三叠阳关》声渐杳。断雨残云,只怕巫山晓。宋·周邦彥《苏幕遮》词【解释】即《阳关三叠》。琴曲。琴谱以唐王维《送元二使安西》诗为主要歌词,并引申诗意,增添词句,抒写离别之情。因全曲分三段... [详细]

04月14日 11:33
火树银花的故事
火树银花的故事

睿宗是唐代君主中最会享乐的一位皇帝,虽然他只当了三年的皇帝,但不管什么佳节,他总要用很多的物力人力去铺张一番,供他游玩。他每年逢正月元宵的夜晚,一定扎起二十丈高的灯树,点起五万多盏灯,号为火树。后... [详细]

04月14日 11:32
松筠之节的故事
松筠之节的故事

【典故】梁主奕叶重光,委诚朝廷,而今已后,方见松筠之节。唐·魏征《隋书·柳庄传》【释义】松与竹材质坚韧,岁寒不凋。用以比喻坚贞的节操。【用法】作宾语;指人的气节网络配图【成语故事】公元... [详细]

04月14日 11:30
三谏之义的故事
三谏之义的故事

【典故】戎将侵曹,曹羁谏曰:‘戎众以无义,君请勿自敌也。’曹伯曰:‘不可。’三谏不从,遂去之,故君子以为得君臣之义也。《公羊传·庄公二十四年》何休注引孔子曰:“所谓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则止,此... [详细]

04月14日 11:28
楚囚对泣的故事
楚囚对泣的故事

【出处】当共戮力王室,克复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对泣邪。《晋书·王导传》来自chengyu.itlearner.com【解释】楚囚:原指被俘到晋国的楚国人,后泛指处于困境,无计可施的人。比喻在... [详细]

04月14日 11:27
处之泰然的故事
处之泰然的故事

【成语故事】春秋时期,孔子在他的学生中最喜欢颜回,他十分尊敬孔子。孔子指出缺点马上就改正,孔子问他为什么不去谋个一官半职。颜回说只要学到老师的道德学问何必去做官。孔子赞叹颜回吃的是一竹筐饭,喝的是... [详细]

04月14日 11:25
晨钟暮鼓的故事
晨钟暮鼓的故事

【成语故事】洛阳附近龙门石窟始建于北魏孝文帝,在长约一公里山崖上,共雕刻佛像近十万尊,艺术水平最高的是奉先寺,寺内供奉的是卢舍那佛,高17米。杜甫作《游龙门奉先寺》描写僧侣的晨钟暮鼓生活:“天阙象... [详细]

04月14日 11:24
先发制人的故事
先发制人的故事

秦朝未年,为了反抗暴政,各地人民纷纷起义。其中又以陈胜和吴广率领的百姓起义声势浩大。当时有个叫殷通的会稽郡守也想趁机推翻秦朝,所以就请来当时在吴国避难的项梁和项羽叔侄俩人共商大事。 网络... [详细]

04月14日 11:23
一暴十寒的故事
一暴十寒的故事

战国时代,百家争鸣,游说之风,十分盛行。一般游说之士,不但有高深的学问、丰富的知识,尤其是以有深刻生动的比喻,来讽劝执政者,最为凸出。孟子也是当时的一个著名辩士,在“孟子”的“告子”上篇中有这样一... [详细]

04月14日 11:22
从善如流的故事
从善如流的故事

成语今说:从善如流,听从高明正确的意见和建议就像水从高处流下来一样顺畅。形容乐于接受别人提出的正确意见。成语接龙出自《左传·成公八年》:“君子曰:从善如流,宜哉。”春秋时期,诸侯林立,其中郑国是个... [详细]

04月14日 11:21
置之度外的故事
置之度外的故事

西汉末年,刘秀起兵打败了王莽的新朝,又镇压和收编了河北、山东一带的农民起义军,在洛阳建立东汉王朝,自己做了皇帝(即光武帝)。在东汉建立之初,国内尚未统一,许多地方势力占据某些州郡和东汉抗争。有... [详细]

04月14日 11:20
人弃我取的故事
人弃我取的故事

这个成语来源于《史记.货殖列传》,李克务尽地力,而白圭乐观时变,故人弃我取,人取我与。战国初,魏文候任用李悝为相国,厉行改革,加强统治。他实行保护农民利益和发展农业的“平籴”法。所谓“平籴”,... [详细]

04月14日 11:19
出尔反尔的故事
出尔反尔的故事

【释义】:“出尔反尔”这则成语的原意是你怎样对别人,别人也怎样对你。现用来形容一个人言行前后矛盾,反复无常。“尔”指你,“反”同返。【出处】:这个成语来源于《孟子?梁惠王下》:曾子曰:“戒之戒之!出乎... [详细]

04月14日 11:19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