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学文化
普米族习俗 普米族实行怎样的家庭制度
普米族习俗 普米族实行怎样的家庭制度

大部分普米族地区已确立了父权制,婚姻以一夫一妻制为主,实行男娶女嫁,从夫方居住的单偶婚。通婚限制很严格,普遍遵循民族外婚的原则。1949年以前,还实行等级内婚,即百姓不与奴隶结婚,贵族不与平民通婚... [详细]

04月11日 10:43
普米族人生孩子时有何礼仪与习俗
普米族人生孩子时有何礼仪与习俗

普米族有一套生育习俗,在日常生活中积累了一系列妇女孕期及产后保健知识。普米族妇女孕期有许多禁忌,诸如不让怀孕的妇女吃兔肉,否则生下来的孩子会缺唇或豁唇;不能吃生姜,也不能与男人同床;不让孕妇天黑后... [详细]

04月11日 10:38
普米族习俗 普米族是怎样“喊魂”的
普米族习俗 普米族是怎样“喊魂”的

普米族相信灵魂不死,认为一个人有三魂七魄,每当人失去三魂七魄时,人就会表现得奇怪异常。时常惊骇不安,食欲减退,精神不振,噩梦不断,严重者可导致死亡。每当有这种种情形出现,普米族人就要找... [详细]

04月11日 10:34
普米族历史 普米族历史性的大迁徙
普米族历史 普米族历史性的大迁徙

据本民族传说及历史记载,普米族先民为远古时代居住于青藏高原甘青一带巴颜喀拉山周围地区的古羌人。为寻找更适宜生活的乐土,普米族先民从高寒地带沿着金沙江。雅砻江之间的谷地,逐渐向南迁徙到温暖低湿的川、... [详细]

04月11日 10:28
普米族的手工业和商业有何民族特点
普米族的手工业和商业有何民族特点

建国前,普米族民间手工业较发达。据清余庆远《维西见闻录》载“巴直,又名西蕃……颇能习辟妒,缝纫之工”其手工业的种类主要有:纺织。酿酒、榨油、糖、制豆腐、木材加工以及砖瓦、裁缝、制革、蔬菜加工、编织... [详细]

04月11日 10:23
普米族历史 普米族畜牧业是怎样发展的
普米族历史 普米族畜牧业是怎样发展的

普米族有家庭养殖业传统,具有丰富的牲畜饲养经验。牲畜饲养业在普米族的社会经济中占有一定的比重。普米族饲养的牲畜有:牛、马、骡、羊、猪等。普米族以牲畜作为衡量家庭财富的标准,牲畜饲养越多,说明越... [详细]

04月11日 10:19
古人的“清明套餐”:祭祀祖先、踏青、放风筝?
古人的“清明套餐”:祭祀祖先、踏青、放风筝?

古人过清明,除了缅怀先人、祭祀祖先,配备的“套餐”还包罗各种项目。首先是娱乐。清明时节,春暖花开,自然少不了踏青,领略大自然的美景;还有荡秋千、踢球和斗鸡等一系列娱乐。而且,因应各地习俗,还有... [详细]

04月11日 10:17
普米族农业 普米族农业发展史简介
普米族农业 普米族农业发展史简介

普米族的社会经济,是以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的小农经济,农业是普米族社会经济的主要生产部门。在封建领主制时期,社会生产力发展较缓慢。普米族在长则的生产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生产经验,与周围的汉、白、摩梭... [详细]

04月11日 10:07
普米族历史 普米族是怎样实行土地流转的
普米族历史 普米族是怎样实行土地流转的

封建领主制时期,土司是最大的领主,也是土地的所有者,普米族百姓一般都有一块份地和少数出租地。普米族对占有的份地,有比较固定的占有权,可以世袭、转赠、出租和抵押,一般不能任意买卖。部分普米族人家根据... [详细]

04月10日 17:46
普米族历史 普米族近代史简介
普米族历史 普米族近代史简介

1840年鸦片战争后,云南边疆各族人民共同遭到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买办资本主义的统治和压迫,普米族社会经济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虽然总的方面仍完整地保存着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剥削关系,但在某种程度上呈... [详细]

04月10日 17:34
普米族有何历史?普米族历史简介
普米族有何历史?普米族历史简介

居住于不同地区的普米族自称在语音上有些差异。兰坪、丽江、永胜的普米族自称“平米”或“批米”,宁蒗的自称“拍米”(有的书中译为“普日米”、“普英米”、“培米”等。)。“米”意为人,“平”、“批”、“... [详细]

04月10日 17:30
古老的白狼王国与普米族有什么关系
古老的白狼王国与普米族有什么关系

普米是古代羌族的一支遗裔,原来是西北的游牧民族,后来沿横断山脉南下。他们称汉族为“夏米”,即夏人。汉唐之际,他们曾生活在四川省邛崃山脉以西,金沙江、雅砻江和大渡河之间的广阔地带。普米族古老相传说,... [详细]

04月10日 17:26
普米族族称是怎么来的?又有何意义
普米族族称是怎么来的?又有何意义

普米族在历史上有多种不同的称谓。汉朝初年,普米族先民分布在牦牛王属地,被统称为“笮”、“牦牛夷”。晋代,普米族被称作“西番”。  唐代,普米族地区属南诏势力范围,普米族先民... [详细]

04月10日 17:18
普米族习俗 普米人“散羊毛疙瘩”是为了啥
普米族习俗 普米人“散羊毛疙瘩”是为了啥

普米人要求土司处事公平,如果办事不公,普米人有“散羊毛疙瘩”的权利。每当新土司接任时,普米人总要推选一代表人物,向新任土司官讲几句告诫的话。意思是,先有百姓,后有土司官,土司不大,百姓不小。你的官... [详细]

04月10日 17:15
普米族地区的土司制度与巴纳日联盟
普米族地区的土司制度与巴纳日联盟

普米地区的土官设置始于元代,土司制度则完善于明代。明清两代,土司都是世袭的。明清两朝和国民党政府,虽然都曾经逐步在普米地区推行改土归流政策,废除土司制度,但直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永宁、... [详细]

04月10日 17:08
阿昌族文化 阿昌族“活袍调”有何历史来源
阿昌族文化 阿昌族“活袍调”有何历史来源

由于历史的原因,至今在我国西南地区,很多少数民族仍然程度不等地保留着原始宗教信仰,因而也就有了原始宗教祭司(也称经师、巫师)的存在。像景颇族的“董萨”、哈尼族的“贝玛”,彝族的“毕摩”等等,他们在... [详细]

04月10日 17:02
阿昌族习俗 阿昌族各种习俗简介
阿昌族习俗 阿昌族各种习俗简介

婚俗阿昌族同姓忌婚配。有招婿入门习俗,上门男子须改名随女方姓。婚礼举行3天,如解除婚约婚誓,须退回盟誓的相片及头发。婚宴上,先要请新娘的舅舅坐在上首,并摆上一盘用猪脑拌制的凉菜,酒宴后舅舅要送... [详细]

04月10日 16:52
阿昌族历史 阿昌族的历史文化是怎样体现的
阿昌族历史 阿昌族的历史文化是怎样体现的

阿昌族人口共有2.7万余人,是云南省特有的民族,主要聚居云南省西部地区德宏州的陇川县、梁河县及潞西市,保山腾冲县、龙陵县也有少量分布。陇川县的户撒地区和梁河县的遮岛是最集中的地方。阿昌族有自己的语... [详细]

04月10日 16:49
阿昌族历史 历史久远的阿昌族创世传说
阿昌族历史 历史久远的阿昌族创世传说

据阿昌族创世史诗传说,开天劈地的遮帕麻和遮米麻是阿昌人的祖先。为了感谢他们的大恩大德,每当一年的初春或桑建花开的时候,阿昌人都要舞狮舞象,跳着阿露窝乐举行祭祀活动表示纪念。据阿昌族创世史诗传说... [详细]

04月10日 16:41
阿昌族音乐 阿昌族民歌有多少种类
阿昌族音乐 阿昌族民歌有多少种类

每逢节日都有歌舞等娱乐活动。劳动时,走路时,山上田边,随时都可以听到他们悦耳的歌声。阿昌族民歌善于以物拟人,以物寓意,含蓄清新,曲调悠扬,在不同的场合,用不同的声调唱。对唱山歌分好多套,大体分为:... [详细]

04月10日 16:36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