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云有多厉害?他为什么会变成神一样的存在?
2019-06-07 10:20:32 龚遂 刘病已 许平君 刘贺

  下面就一起来看看趣历史小编带来的赵云是怎样变成神一般的存在的?

  赵云,赵子龙,可以说,这是一位最为现人所熟知的历史人物。也没有人知道为什么,赵云这位离我们将近一千多年远的历史人物,居然会在现今成为人们所谈论的对象,事实上,只要是提及常山赵子龙,下至五岁孩童,上至八十岁老人,几乎是没有人不知道其名号的,赵云,这位曾经并不是特别卓越的军事将领,在如今这样的一个浮躁的时代,却俨然成为了一种如同神一般的存在,那么,这一切究竟是为何呢?

  论勇猛,人中吕布马中赤兔的温侯吕奉先无疑要更胜一筹;论谋略,算无遗策的鬼才郭奉孝则是独步天下;而论统军,魏蜀吴三国的统军大将之中更是有无数英杰,赵云则作为一名始终没有真正独立领军过的将军,自然也是无法和那些人进行比较的;如此,更不要说是卧龙诸葛亮的治国之能了,总之,如果单单进行这样的对比的话,无疑,赵云是绝对比不上那些人的。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就偏偏是赵云会风靡当世呢?

  而在现今舆论中,关于对于赵云的认识,则也逐渐分成了这么两部分:

  第一部分是捧赵云的人,应该说,这部分的人是最多的,而这部分的人则多是因为深受小说《三国演义》中的影响,且,赵云那种一身是胆单骑救主的英雄气魄又的确是极其受到世人的尊崇,正如赵云在三国演义中的描写:

  其第一次出现,是在《三国演义》第七回中:

  忽见草坡左侧转出个少年将军,飞马挺枪,直取文丑公孙瓒扒上坡去,看那少年:生得身长八尺,浓眉大眼,阔面重颐,威风凛凛,与文丑大战五六十合,胜负未分。瓒部下救军到,文丑拨回马去了。那少年也不追赶。瓒忙下土坡,问那少年姓名。那少年欠身答曰:“某乃常山真定人也,姓赵,名云,字子龙。本袁绍辖下之人。因见绍无忠君救民之心,故特弃彼而投麾下,不期于此处相见。”

  其最后一次出现是在《三国演义》的第九十七回中:

  忽一阵大风,自东北角上而起,把庭前松树吹折。众皆大惊。孔明就占一课,曰:“此风主损一大将!”诸将未信。正饮酒间,忽报镇南将军赵云长子赵统、次子赵广,来见丞相。孔明大惊,掷杯于地曰:“子龙休矣!”二子入见,拜哭曰:“某父昨夜三更病重而死。”孔明跌足而哭曰:“子龙身故,国家损一栋梁,吾去一臂也!”众将无不挥涕。孔明令二子入成都面君报丧。后主闻云死,放声大哭曰“朕昔年幼,非子龙则死于乱军之中矣!”即下诏追赠大将军,谥封顺平侯,敕葬于成都锦屏山之东;建立庙堂,四时享祭。后人有诗曰:“常山有虎将,智勇匹关张。汉水功勋在,当阳姓字彰。两番扶幼主,一念答先皇。青史书忠烈,应流百世芳。”

  应该说,《三国演义》对于赵云的现今地位的塑造,是起到了一个特别重要的作用,而且小说中的一些内容也的确对于赵云这个人物进行了特别多的美化。而又因为小说《三国演义》的受众极其广泛,故而,捧赵云的这部分人则是在舆论中占了主流,也是一般性的观点。

  那么,与之相对的,另外一部分人,则是因为对历史有了一定的了解,且获取历史的途径,也不单单是从小说《三国演义》中进行获取,而是从正史《三国志》中来查看这一段历史,那么,正如笔者先前就说过的,单论一些方面的成就,无论如何赵云是比不上那些人的,所以,这一部分人就针对此认为现在大部分人夸赞和追捧赵云是没有道理的,是不对的,真实历史中的赵云其实不是这个样子的,真实的历史中是有很多比赵云更厉害的人的,由此,这一派别的主要观点就是损赵云。

  那么,我们再仔细看看在正史中的赵云到底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赵云字子龙,常山真定人也。本属公孙瓒,瓒遣先主为田楷拒袁绍,云遂随从,为先主主骑。及先主为曹公所追於当阳长阪,弃妻子南走,云身抱弱子,即后主也,保护甘夫人,即后主母也,皆得免难。迁为牙门将军。先主入蜀,云留荆州。先主自葭萌还攻刘璋,召诸葛亮。亮率云与张飞等俱溯江西上,平定郡县。至江州,分遣云从外水上江阳,与亮会于成都。成都既定,以云为翊军将军。建兴元年,为中护军、征南将军,封永昌亭侯,迁镇东将军。五年,随诸葛亮驻汉中。明年,亮出军,扬声由斜谷道,曹真遣大众当之。亮令云与邓芝往拒,而身攻祁山。云、芝兵弱敌强,失利於箕谷,然敛众固守,不至大败。军退,贬为镇军将军。七年卒,追谥顺平侯。《三国志·蜀书·赵云传》

  以上就是赵云在正史《三国志》中的全部记载,没办法,因为一些特殊原因,现在留下来的,关于赵云在历史上的记载,就只剩下了这些,当然,一般人可能看不太懂,那么,笔者就简单的用通俗的语言描述一下:

  他,赵云,赵子龙,年少成名,扬威河北,故为当时燕云地区势力最大的公孙瓒所重用,然其却目光如炬,在其长官公孙瓒实力最强之时,毅然决然的选择了追随弱小的刘备,而后数十年间誓死报效刘备。期间经历大大小小百余战,虽从有过特别突出的贡献,但也是战功卓著,随着刘备势力的越来越大,赵云也从最低级的牙门将军,到护卫中军的翊军将军,再到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中护军,可以说,看上去赵云的仕途很顺利,但事实上,其中的艰险又是谁人能够明白。而之后的赵云则因为在祁山之战中,以弱敌强,败退,故被贬为镇军将军。建兴七年,也就是公元229年,病逝,享年,无记,只知是寿终正寝。后则又被蜀后主刘禅封赐谥号为顺平侯。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其实在舆论中的两派人对于赵云的分析,都没有太大的错误,毕竟虽然那个以《三国演义》为蓝本进行描述赵云的,虽然带有美化效果,但是具体事件并没有多大变化,小说中赵云两救少主,而在历史中,赵云也的确是两救少主,小说中赵云英勇奋战,历史中的赵云也是一样的勇猛异常。甚至,在笔者个人看来,小说中对于赵云的描述,其实还是没有真正突出赵云这个人的特色和独到之处。

  贤,没错,这就是笔者对于赵云的定性,而在笔者看来,与其说赵云是一位猛将,或者是一位忠将,这都太过着眼于赵云的一些功业,然真正的赵云,则应该是一位温文尔雅的儒将。正如王复礼在《季汉五志》中对赵云的评价:“顺平真儒将哉。其律己也严。接人也慎。其见理也明。其去私也力。若夫当阳救主。奋不顾身。汉水立功。威还似虎。语云。胆欲大而心欲小。志欲圆而行欲方。其顺平之谓乎。”

  赵云,作为一位三国时期的将军,勇猛善战是其基本的生存凭借,因为这就是那个时代,同样,具有勇猛善战这一属性的将军在那个时代其实也并不少见,但为何独独赵云会脱颖而出成为现人所尊崇的对象呢?

  南朝宋著名史学家裴松之在注《三国志·蜀书·赵云传》时,为补充记载赵云人物生平,遂作《云别传》一书。其原书虽然已经失传,但其在注释《三国志·蜀书·赵云传》时,还是保存了相当多的内容。

  云别传曰:云身长八尺,姿颜雄伟,为本郡所举,将义从吏兵诣公孙瓒。时袁绍称冀州牧,瓒深忧州人之从绍也,善云来附,嘲云曰:"闻贵州人皆愿袁氏,君何独回心,迷而能反乎?"云答曰:"天下讠凶讠凶,未知孰是,民有倒县之厄,鄙州论议,从仁政所在,不为忽袁公私明将军也。"遂与瓒征讨。

  在这里面,无疑,赵云的人物形象的确是愈加真实,无论如何,赵云身长八尺,姿颜雄伟的人物特点,还是很符合我们心目中的那位常山赵子龙的形象的。而再说赵云为何会首选公孙瓒而舍弃更加强大的袁绍时,其说的话中,尤其是那句“从仁政所在,不为忽袁公私明将军也”,没错,就凭这一句,常山赵子龙就应该是值得我们现人所应该尊重和敬仰的,身处战乱年间,四处纷扰,人人都想的是如何趋吉避凶,但惟独赵云却是首先以仁政作为自己的行事标准。是,袁绍是比公孙瓒强,但是袁绍刻薄寡恩,不行仁政,自然选择公孙瓒,而从这里,我们则更能清楚的找出为何赵云会在最终选择追随刘备呢?无他,就是因为刘备是真正的仁德之人,真正可能在乱世可以实行仁政的人。

  所以,事实上,真实的赵云,是一位特别有美好理想的一个人,他从事只看是否于天下有利,却从不以个人得失为重,无论是在之后就位桂阳太守之时拒绝赵范的说亲,还是在之后俘虏了自己的少年朋友之后不愿假公济私而上请杀之,都可以看出赵云此人的特别和难得之处。

  当然,赵云之后最令后人欣慰的故事,无疑还是要属下面这段了(内容有点长,但是还是希望大家能够认真看完):

  云别传曰:益州既定,时议欲以成都中屋舍及城外园地桑田分赐诸将。云駮之曰:"霍去病以匈奴未灭,无用家为,令国贼非但匈奴,未可求安也。须天下都定,各反桑梓,归耕本土,乃其宜耳。益州人民,初罹兵革,田宅皆可归还,今安居复业,然后可役调,得其欢心。"先主即从之。夏侯渊败,曹公争汉中地,运米北山下,数千万囊。黄忠以为可取,云兵随忠取米。忠过期不还,云将数十骑轻行出围,迎视忠等。值曹公扬兵大出,云为公前锋所击,方战,其大众至,势偪,遂前突其陈,且斗且卻。公军败,已复合,云陷敌,还趣围。将张著被创,云复驰马还营迎著。公军追至围,此时沔阳长张翼在云围内,翼欲闭门拒守,而云入营,更大开门,偃旗息鼓。公军疑云有伏兵,引去。云雷鼓震天,惟以戎弩於后射公军,公军惊骇,自相蹂践,堕汉水中死者甚多。先主明旦自来至云营围视昨战处,曰:"子龙一身都是胆也。"作乐饮宴至暝,军中号云为虎威将军。孙权袭荆州,先主大怒,欲讨权。云谏曰:"国贼是曹操,非孙权也,且先灭魏,则吴自服。操身虽毙,子丕篡盗,当因众心,早图关中,居河、渭上流以讨凶逆,关东义士必裹粮策马以迎王师。不应置魏,先与吴战;兵势一交,不得卒解也。"先主不听,遂东征,留云督江州。先主失利於秭归,云进兵至永安,吴军已退。

  当刘备彻底平定益州之后,刘备势力诸臣子便开始了大肆分得财物运动,然而子龙却是一句:“霍去病以匈奴未灭,无用家为,令国贼非但匈奴,未可求安也。须天下都定,各反桑梓,归耕本土,乃其宜耳。益州人民,初罹兵革,田宅皆可归还,今安居复业,然后可役调,得其欢心”。不得不说,对于子龙,笔者是由衷的感到佩服和欣慰。再说战争期间,子龙一身是胆般迎战曹军,其威名更是世人皆知,虎威将军的名号,更是天下传颂。而后当刘备想要进击孙权时,子龙又是以一句“国贼是曹操,非孙权也,且先灭魏,则吴自服”,准确的点出了当时的关键所在,虽然刘备终究没有听从,但也依然在刘备败退后,引军退吴。

  幽幽华夏数千年,无数英雄豪杰,而三国时期更是各种人物辈出,然而,论其中真正可称为贤将者,无疑,赵云是绝对可以算的上的。

  所以,正是因为赵云的贤,赵子龙的大仁,所以,汉昭烈帝刘备才会如此重用赵云,没错,在小说《三国演义》中我们只看到了赵云的仁义和勇猛,但是,殊不知,赵云也是很厉害的统帅人物,为何笔者要强调赵云的中护军职位,就是因为中护军这个职位的特殊性,单听其名的确没有什么厉害之处,然而,事实上,中护军却是当时尤其是蜀汉军队中地位特别高的一个职位,无他,就是因为中护军拥有着军队中最重要的两项职责,一则是执掌禁军卫戍中央,一则便是负责选拔下级武将。由此,我们就可以看出赵子龙在蜀汉政权中的特殊地位了。

image.png

  而这一点在小说中自然没有多大显示,而在很多看了这段历史后却没有对中护军这个职位有过了解的人们看后,则都会很自然的认为赵云始终就都是一个普通的武将罢了,但,事实上,赵云其实还应该是蜀汉政权中的真正核心决策者之一,凭什么,就凭蜀汉十几万军队中的下级武将,都由赵云一人负责选拔,故而,面对那种觉得赵云权职或是功绩配不上五虎将这个称号的人,那么笔者只能说,不是赵云配不上,而是赵云压根就不需要列入五虎将之中,因为赵云本身就更是一员统筹全局的优秀智将。

  如此,通过笔者的上述描述,相信大家应该对赵云有了一个更加直观的认识,然后,我们就可以很明确的得出一个结论:赵云,是真正值得我们现人应该尊重和敬佩的历史人物,不仅因为他的勇冠三军,不仅是因为他的忠诚,更是因为他的贤,他的智,他的大仁大义

  最后的最后,笔者就用《云别传》中的最后内容,来纪念这位真正文武双全一身是胆的一代贤将顺平侯赵云,当然,笔者还是想要由衷的说一句,赵子龙,真威武!

  云别传载后主诏曰:"云昔从先帝,功积既著。朕以幼冲,涉涂艰难,赖恃忠顺,济於危险。夫谥所以叙元勋也,外议云宜谥。"大将军姜维等议,以为云昔从先帝,劳绩既著,经营天下,遵奉法度,功效可书。当阳之役,义贯金石,忠以卫上,君念其赏,礼以厚下,臣忘其死。死者有知,足以不朽;生者感恩,足以殒身。谨按谥法,柔贤慈惠曰顺,执事有班曰平,克定祸乱曰平,应谥云曰顺平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中…

24小时热文

换一换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