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学文化
壮族宗教 佛教是怎样传进壮族的
壮族宗教 佛教是怎样传进壮族的

佛教自西汉末年传入中国后,由于历代统治者较重视甚至加以倡导,很快扎下了根基,寺院佛塔遍及全国。佛教传入广西,至少可以溯至东晋。据《南朝梁会要》载:“咸安元年(371年),交州人董宗之采珠没水底... [详细]

04月16日 15:27
壮族宗教 壮族宗教信仰简介
壮族宗教 壮族宗教信仰简介

壮族的宗教多为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唐、宋以后,佛教、道教先后传入,建立了寺庙。1858年以后,天主教传入,1862年基督教教传入,但都未传开。各家都有神龛,敬奉祖先。近现代以来,部分壮族地区又有天... [详细]

04月16日 15:23
壮族习俗 壮族“凿齿”和“纹身”习俗简介
壮族习俗 壮族“凿齿”和“纹身”习俗简介

凿齿和文身是壮族先民在发展服饰与银饰之前就在自身躯体上表现美的方法。至今此俗在一些地区的壮人中仍然存在。凿齿产生于血缘婚末期和族外婚初期的神话《布伯》曾讲到凿牙(齿)的事,通过这则神话可给... [详细]

04月16日 15:17
壮族舞蹈 壮族的凤凰舞有什么好寓意
壮族舞蹈 壮族的凤凰舞有什么好寓意

凤凰舞(壮语为舞凤凰)是横县壮族民间舞蹈的一种,流行于灵竹、陶圩、六景一带的壮族地区。它的表演方式大致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单一的凤凰舞,如“花凤舞”、“凤凰舞”、“舞凤”等,即由一或二人穿凤凰道具、... [详细]

04月16日 15:12
壮族舞蹈 壮族的纸马舞是怎样跳的
壮族舞蹈 壮族的纸马舞是怎样跳的

纸马舞又名跳纸马,是流传于文山、马关、砚山等地的壮族祭招性丧葬舞蹈。在文山县,又主要流行于攀枝花下寨、水车寨、新平坝、高末一带的壮族土支系居住区。纸马是用竹篾扎成马的形状,再以纸裱糊绘制而成。... [详细]

04月16日 15:07
壮族“火猫舞”有着怎样的历史来历
壮族“火猫舞”有着怎样的历史来历

壮族的历史悠久,有着丰富多彩的传统民族祭祀与节日文化活动。由于生活地域和早期铁质农耕技术和器具传入的影响,壮族以捕鱼为生的早期生活方式很快地转入了以稻作为主的农耕生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转化,使壮族... [详细]

04月16日 15:02
壮族舞蹈 壮族人是怎样跳火猫舞的
壮族舞蹈 壮族人是怎样跳火猫舞的

在众猫咪队伍前方,由一位头插银钗、身披花团锦簇、下坠流苏绣花披肩的女子率队、后随两名手提书写祈求吉祥语句六角宫灯的妙龄少女和三名吹羊角喇叭的男子共同组成祭祀行列前导,在一旁锣鼓乐队轻快、富有节奏感... [详细]

04月16日 15:00
壮族历史 壮族刘三姐历史传说
壮族历史 壮族刘三姐历史传说

壮族是一个能歌善唱的民族。壮族人无论男女,从四五岁的童年时代就开始学唱山歌,父教子,母教女,形成幼年学歌,青年唱歌,老年教歌的习俗。在农村,无论下地种田,上山砍柴,婚丧嫁娶,逢年过节或青年男女间的... [详细]

04月16日 14:55
壮族音乐 壮族“刘三姐歌谣”现状简介
壮族音乐 壮族“刘三姐歌谣”现状简介

发展现状"三月三",是壮族地区最大的歌圩日,又称"歌仙节",相传是为纪念刘三姐而形成的民间纪念性节日。1984年,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正式将这一天定为... [详细]

04月16日 14:50
壮族音乐 壮族民歌有多少种形式
壮族音乐 壮族民歌有多少种形式

壮族民歌,就形式分,有勒脚歌、排歌、散歌等。排歌为壮族诗歌的自由体,每诗只咏一事,有时长达300多行。长篇叙事诗比较著名的有《布伯》、《布洛陀》、《嘹歌》、《马骨胡之歌》、《六丘和达七》、《... [详细]

04月16日 14:46
壮族音乐 壮族人喜欢在什么时候唱歌
壮族音乐 壮族人喜欢在什么时候唱歌

壮族聚居村寨,到处都可以听到具有独特风格的二声部和三声部山歌,各部之间围绕着主旋律,时而平行,时面交叉,高低相衬,跌宕起伏,悦耳动听。壮族多声部民歌各地不同歌腔约有一百多种,在广西境内壮族多声部山... [详细]

04月16日 14:43
壮族乐器 壮族传统乐器"三弦"简介
壮族乐器 壮族传统乐器"三弦"简介

壮族三弦,是壮族弹拨弦鸣乐器。形制与汉族、拉祜族小三弦相仿,音色脆亮,主要用于壮族八音合奏或为壮剧及说唱伴奏,深受壮族人民喜爱。流行于广西壮族自治区隆林、西林、田林、乐业、凌云、百色、田阳、田东、... [详细]

04月16日 14:36
壮族乐器 壮族乐器“天琴”外形简介
壮族乐器 壮族乐器“天琴”外形简介

形制独特,天琴的外形、构造和用料均独具特色,琴筒与板胡相似,琴头正窄侧宽,琴杆既细又长。尤为特殊之处,是琴头、琴杆用三节木料相接而成,未用一个钉,未涂一点胶。这种乐器在我国是独一无二的,到目前为止... [详细]

04月16日 14:32
壮族乐器 壮族人是怎样用"天琴"表演的
壮族乐器 壮族人是怎样用"天琴"表演的

用天琴伴奏歌唱(山歌或叙事歌)的表演形式,又称“唱天”。伴奏时换把较少,常以右手食指弹拨双弦,左手只按一弦,从而产生合音效果。由一人独唱、一人伴奏或一人自弹自唱的称作“独天”,两人以上弹琴对唱的称... [详细]

04月16日 14:21
壮族铜鼓究竟是怎样的一种打击乐器
壮族铜鼓究竟是怎样的一种打击乐器

铜鼓是我国南方濮、越人创造的一种打击乐器。是我国艺术宝库中之瑰宝。迄今已有二千七百多年历史,以广西数量最多,分布量最广。最初铜鼓是作饮器之用(即釜),后才演变为敲击乐器。不管铜鼓派何用途,作为一种... [详细]

04月16日 14:17
壮族文化 铜鼓是壮族怎样的一种艺术
壮族文化 铜鼓是壮族怎样的一种艺术

铜鼓是我国南方濮、越人创造的一种打击乐器。是我国艺术宝库中之瑰宝。迄今已有二千七百多年历史,以广西数量最多,分布量最广。最初铜鼓是作饮器之用(即釜),后才演变为敲击乐器。不管铜鼓派何用途,作为一种... [详细]

04月16日 14:14
壮族习俗 壮族“会鼓”共有多少种表演方式
壮族习俗 壮族“会鼓”共有多少种表演方式

广西是世界有名的铜鼓之乡,全世界共有馆藏传世铜鼓2400多面,其中我国馆藏1400多面,而广西的馆藏量就有近1000面。马山壮族会鼓源远流长,始于宋末元初,盛行于明清两代。其最初的功能为驱鬼镇妖,... [详细]

04月16日 10:03
壮族音乐 壮族马山民歌特点简介
壮族音乐 壮族马山民歌特点简介

马山民歌曲调优美、丰富多彩。全县民歌可分为东部民歌和西部民歌。东部山歌旋律奔放、粗犷,歌调有蛮欢、三顿欢、卜列欢、呼吁欢、了麻欢、大环欢、加方欢、杨圩欢、白山欢等;西部山歌或平稳流畅,或高亢奋... [详细]

04月16日 09:58
壮族习俗 壮族“打扁担”究竟是怎么回事
壮族习俗 壮族“打扁担”究竟是怎么回事

打榔古称“打舂堂”,打扁担源于“打榔”。唐人刘恂的《岭表录异》云:“广南有舂堂,以浑木刳成槽,一槽两边约十杵,男女间立,以舂粮稻,敲磕槽舷,皆有偏拍。  槽声若鼓,闻于数里... [详细]

04月16日 09:53
壮族文化 壮族壮锦有着怎样的传承意义
壮族文化 壮族壮锦有着怎样的传承意义

历经一千多年的发展,以壮锦艺术为典型代表的广西民族织锦艺术已成为我国传统民间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壮锦在广西各族人民长期的劳动实践中,产生丰富而精彩的纹样,强烈地反映了他们对生活、大自然和民族文化的... [详细]

04月16日 09:49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